妇科炎症可通过日常防护、卫生管理、免疫力提升、定期筛查和科学用药五个方面有效预防。
外阴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洗液破坏酸碱平衡。同房前后双方清洁,经期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棉质内裤每日换洗后阳光下暴晒。出差或游泳后及时冲洗,减少公共卫浴使用频率。
长期熬夜或压力过大会降低抵抗力,保证7小时睡眠并适当进行瑜伽、快走等运动。补充维生素C柑橘类水果和益生菌酸奶,冬季可接种流感疫苗减少继发感染风险。中医建议黄芪泡水增强卫气。
育龄女性每年需做妇科检查,包括白带常规、HPV检测和阴道B超。出现异常分泌物豆腐渣样、鱼腥味或外阴瘙痒时,48小时内就医排查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等。更年期后仍需保持筛查习惯。
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阴道栓剂克霉唑栓、保妇康栓需遵疗程使用。急性期可口服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制剂,慢性盆腔炎可采用红外线理疗。中药熏洗方苦参+蛇床子煎剂需专业医师指导。
非经期不用护垫,避免穿化纤紧身裤造成局部高温。同房时使用水溶性润滑剂减少黏膜损伤,人流术后严格禁浴1个月。糖尿病患者需重点控制血糖,游泳选择氯达标的正规场所。
日常多食用大蒜素含量高的食物如洋葱、蒜薹,搭配蔓越莓汁预防尿路感染。凯格尔运动能增强盆底肌防御力,月经期可尝试艾草坐浴。选择纯棉浅色内裤便于观察分泌物,消毒液浸泡后需彻底漂洗。出差携带一次性床单,使用公共马桶前垫纸巾。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需加强妇科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