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感染并非仅由男性不洁性行为引起,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间接接触、免疫力低下、卫生习惯差、母婴垂直感染。
滴虫性阴道炎或尿道炎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但男性可能为无症状携带者。治疗需伴侣同治,口服甲硝唑片400mg每日两次连服7天,或替硝唑2g单次顿服,性交时使用避孕套可降低风险。
公共浴池、坐便器、毛巾等潮湿环境可能存活滴虫。建议煮沸消毒内衣裤,避免共用洗浴用品,确诊后使用0.5%聚维酮碘溶液浸泡衣物30分钟。
糖尿病、HIV感染者更易感染。调节免疫可补充维生素C500mg/日,口服转移因子胶囊,保持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经期卫生巾更换不及时、如厕擦拭方向错误可能引发感染。日常应选择棉质内裤,每天清洗外阴1次,避免阴道灌洗破坏菌群平衡。
分娩时产道接触可致新生儿结膜炎。孕妇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克霉唑阴道片,新生儿用1%硝酸银滴眼液预防。
日常饮食多摄入酸奶、大蒜等抗菌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男性需每日清洗包皮垢,未割包皮者更要注意翻开清洗;游泳后及时排尿冲洗尿道,经期避免盆浴。滴虫感染治愈后需连续3个月经周期后复查白带常规,防止复发。夫妻任何一方出现尿频、尿道刺痒或异常分泌物都应尽早就诊,延误治疗可能引发盆腔炎或不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