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并影响女性健康,不建议进行,主要风险包括细菌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经血逆流、加重不适感以及意外妊娠可能。
经期宫颈口轻微扩张,阴道酸碱环境改变,防御能力下降,细菌更容易侵入生殖系统。常见病原体如大肠杆菌、链球菌可能引发阴道炎或盆腔炎。治疗需根据感染类型选择抗生素,如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氟康唑对抗真菌感染,严重盆腔炎需头孢曲松联合多西环素静脉用药。
性活动可能促使经血通过输卵管逆流至盆腔,子宫内膜细胞在异常位置种植生长。典型症状为进行性痛经和不孕,确诊需腹腔镜检查。治疗采用口服避孕药调节激素,GnRH-a类药物抑制卵巢功能,重症需手术切除异位病灶。
性兴奋时盆腔充血会加剧子宫收缩强度,可能延长经期或增加痛经程度。缓解措施包括布洛芬等前列腺素抑制剂止痛,热敷下腹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咖啡因摄入减少血管痉挛。
部分女性认为经期不会排卵,但周期不规律者仍存在妊娠风险。紧急避孕药如左炔诺孕酮需在72小时内服用,短效避孕药需规律使用,避孕套能同时预防性传播疾病。
经期性行为可能引发焦虑或羞耻感,伴侣需充分沟通尊重意愿。心理咨询可改善性观念,正念训练缓解紧张情绪,伴侣共同参与健康教育有助于建立科学认知。
经期保健需注重营养补充,适量摄入动物肝脏和深绿色蔬菜补充铁元素,瑜伽或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清水冲洗,选择纯棉透气卫生巾每2-3小时更换。出现持续腹痛、异常分泌物或发热症状应及时妇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