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同房可能怀孕概率极低,但存在健康风险,不建议进行。月经期生理特点、意外排卵可能、感染风险增加、子宫内膜异位风险、心理舒适度。
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出血,宫颈口微开,阴道环境酸碱度改变。此时同房可能将细菌带入子宫,增加盆腔炎风险。从避孕角度,卵子存活时间约24小时,月经初期排卵概率极低,但完全无保护措施仍存在理论上的受孕可能。
少数女性月经周期紊乱或排卵提前,可能发生意外排卵。尤其月经周期短于21天者,月经末期与排卵期间隔缩短。紧急避孕药如左炔诺孕酮片、米非司酮片可作为补救措施,但可能加重经期不适。
经血是细菌培养基,性行为可能将病原体推入宫腔。常见感染包括细菌性阴道炎甲硝唑栓剂、霉菌性阴道炎克霉唑栓剂、衣原体感染多西环素片。同房后出现发热、腹痛需及时就医。
性高潮时子宫收缩可能使经血逆流,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临床表现为痛经加重布洛芬缓释胶囊、性交痛戈舍瑞林注射剂、不孕腹腔镜手术。建议月经完全干净3天后再同房。
经期激素波动易导致情绪敏感,部分女性会性欲增强,但多数人因生理不适抗拒亲密行为。伴侣应充分尊重意愿,可通过爱抚等非插入方式满足需求,使用润滑剂减少摩擦不适。
经期建议增加高铁食物摄入如鸭血、菠菜,避免生冷刺激食物加重腹痛。适度散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经量增多。每日温水清洗外阴1-2次,勤换卫生巾2-3小时更换,出血量大时选择夜用加长型卫生巾或月经杯。出现经期延长、异常出血或严重痛经需妇科检查排除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