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避孕药正确服用避孕有效率超过99%,但漏服、药物相互作用或个体差异可能导致避孕失败。
每日固定时间服用是保证药效的关键。漏服超过12小时需补服并采取屏障避孕,连续漏服2天以上可能引发排卵。建议设置手机提醒,将药盒放在显眼位置。短效避孕药如优思明、妈富隆需连续21天服用,长效避孕药如悦可婷需每月注射。
抗生素如利福平、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及部分中草药如圣约翰草会降低避孕药血药浓度。服用这些药物期间应改用避孕套,或选择不受代谢影响的避孕贴如OrthoEvra。需特别注意止吐药、抗真菌药的相互作用。
严重呕吐腹泻会影响药物吸收,4小时内呕吐需补服。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能吸收率下降,可改用阴道环如NuvaRing或避孕针如狄波-普维拉。肥胖女性BMI>30血液中激素浓度可能不足。
停药7天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仍有受孕可能。新型避孕药如优思悦的24+4给药模式能更好抑制排卵。哺乳期女性服用仅含孕激素的迷您避孕药如Cerazette更安全。
CYP3A4酶基因突变者代谢过快,可检测药物基因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需调整剂量。35岁以上吸烟者服用避孕药需评估血栓风险,可考虑铜质宫内节育器替代。
日常可增加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香蕉、菠菜缓解避孕药引起的情绪波动,瑜伽和游泳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服药期间每年需进行肝肾功能、血压和乳腺检查,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严重头痛应立即就医。紧急情况下,无保护性行为后120小时内可服用含1.5mg左炔诺孕酮的紧急避孕药如毓婷作为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