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避孕方式包括短效避孕药、宫内节育器、避孕套、皮下埋植剂、避孕针,需根据个体需求选择。
通过调节激素抑制排卵,需每日定时服用。常见药物如优思明、妈富隆、达英-35,适合月经规律者。漏服可能降低效果,需搭配避孕套补救。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哺乳期禁用。
含铜或孕激素的T型装置置入子宫,干扰受精卵着床。曼月乐、吉妮环、母体乐等型号适用不同人群,有效期3-10年。放置后可能出现经量增多,需定期超声检查位置。
物理阻隔精子的乳胶或聚氨酯制品,分女用和男用两类。杜蕾斯、冈本等品牌需全程正确使用,避孕率可达98%。兼具预防性传播疾病功能,过敏者可选聚异戊二烯材质。
左炔诺孕酮硅胶棒植入上臂皮下,缓慢释放激素3-5年。依伴依、诺普兰等产品适合哺乳期外女性,可能出现不规则出血,取出后生育力快速恢复。
每3个月注射甲羟孕酮或炔诺酮,抑制排卵率达99%。迪波-普维拉等药物需医护操作,长期使用可能影响骨密度,建议配合钙剂补充。
饮食可辅助调节激素水平,多摄入亚麻籽、豆浆等植物雌激素;瑜伽和凯格尔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紧急避孕药仅作事后补救,年使用不超过3次。避孕方式更换前需咨询40岁以上女性需评估血栓风险,同时记录月经周期变化。不同阶段可组合使用避孕套与激素类方法提升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