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并非适合所有人群,禁忌人群包括哺乳期女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长期吸烟者以及激素依赖性肿瘤患者。
哺乳期女性服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药可能抑制乳汁分泌,并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发育。建议选择单一孕激素制剂如迷您避孕药或非激素避孕方式,如避孕套、宫内节育器。哺乳期使用避孕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
高血压、血栓病史或冠心病患者禁用复方避孕药,其中雌激素可能增加血液黏稠度,诱发血栓。可考虑孕激素单方避孕药如炔诺酮或铜制宫内节育器。定期监测血压和凝血功能至关重要。
严重肝功能异常者代谢避孕药能力下降,可能加重肝脏负担;肾功能衰竭患者药物排泄受阻。这类人群宜采用屏障避孕法,如避孕膜、避孕海绵,或手术避孕输精管结扎/输卵管结扎。
35岁以上每日吸烟≥15支的女性,避孕药会显著增加心肌梗死风险。建议立即戒烟并改用避孕贴、阴道环等低雌激素产品,或选择避孕针如甲羟孕酮。吸烟者使用避孕药需每半年检查心血管指标。
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与雌激素敏感相关,避孕药可能刺激肿瘤生长。此类患者推荐非激素避孕手段,如含铜宫内节育器曼月乐除外或自然避孕法基础体温监测配合避孕套。肿瘤康复后仍需妇科肿瘤专科评估再决定避孕方案。
避孕药使用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叶酸减轻副作用,避免高盐饮食防止水肿。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血液循环,但血栓风险人群应避免剧烈运动。服药期间出现持续头痛、视觉异常或胸痛需立即停药就医,每年进行肝肾功能、乳腺和宫颈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