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避孕药主要分为短效避孕药、长效避孕药、紧急避孕药、避孕针剂和皮下埋植剂五种类型。
通过雌激素和孕激素抑制排卵,需每日定时服用。常见品牌如优思明、妈富隆、达英-35,避孕成功率超过99%。适合有规律性生活的女性,需连续服用21天后停药7天。可能出现乳房胀痛、恶心等副作用,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
含高效孕激素,每月服用1次即可,如左炔诺孕酮炔雌醚片。药物在脂肪组织蓄积缓慢释放,避孕效果可持续30天。可能引起月经紊乱或突破性出血,停药后生育能力恢复较慢,适合已生育女性。
用于无保护性生活后72小时内补救,常见毓婷、丹媚等左炔诺孕酮制剂。通过延迟排卵或干扰受精卵着床发挥作用,成功率约85%。频繁使用会导致月经失调,一年内使用不超过3次。
如醋酸甲羟孕酮注射液,每3个月肌肉注射一次。通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实现避孕,适合哺乳期女性。可能引起骨质流失,连续使用不宜超过2年,需配合钙剂补充。
如依托孕烯植入剂,将火柴棒大小的硅胶管埋入上臂皮下,持续释放孕激素3-5年。避孕有效率99.5%,取出后生育能力快速恢复。可能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需专业医生操作植入和取出。
选择避孕药需考虑年龄、生育计划及健康状况,35岁以上吸烟女性禁用含雌激素制剂。配合均衡饮食如深海鱼、绿叶蔬菜,适度有氧运动可减轻药物副作用。使用期间定期体检,出现严重头痛或视力变化需立即就医。不同避孕方式各具特点,建议咨询医生后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最适宜方案,同时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并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