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病感染主要与细菌真菌入侵、免疫力下降、卫生习惯不良、性传播及内分泌失调有关。
阴道内环境失衡导致致病菌过度繁殖是常见诱因。白色念珠菌引发霉菌性阴道炎,加德纳菌导致细菌性阴道病,淋球菌或衣原体引起宫颈炎。治疗需针对性用药:克霉唑栓剂对抗真菌感染,甲硝唑凝胶处理细菌感染,阿奇霉素适用于衣原体感染。
长期熬夜、压力过大或慢性疾病会削弱免疫力。糖尿病患者易反复发作霉菌感染,HIV感染者更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增强免疫可补充维生素C、锌元素,规律进行快走或瑜伽等温和运动。
经期使用劣质卫生巾、如厕擦拭方向错误、泳池或温泉卫生不达标都可能带入病原体。建议选择纯棉透气内裤,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灌洗破坏菌群平衡。公共场所使用一次性坐垫。
无保护性交是淋病、支原体感染的主要途径。安全套能阻断80%以上病原体,事后及时排尿清洗。固定性伴侣前应完成HPV疫苗接种,定期进行TCT宫颈癌筛查。
孕期雌激素升高易诱发念珠菌病,更年期黏膜萎缩增加感染风险。短期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干燥,口服益生菌调节PH值。避孕药使用者需监测阴道微生态变化。
日常饮食多摄入含乳酸菌的酸奶、蔓越莓等抗氧化食物,避免高糖饮食刺激真菌生长。经期每2小时更换卫生用品,性行为后及时清洁。出现异常分泌物、瘙痒或异味症状超过3天,需进行白带常规检查。绝经后妇女每年应做妇科超声排查内膜病变,育龄女性建议每三年进行一次HPV+TCT联合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