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糖尿病在中医理论中主要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外感邪气等因素相关。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若父母体弱或孕期调养不当,可能导致子女肾精亏虚。肾阴不足则虚火内生,灼伤肺胃之阴,形成上消多饮;肾阳虚衰则气化不利,水谷精微直趋下泄,出现下消多尿。调理可选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或通过艾灸关元、肾俞等穴位培补元气。
长期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酿生内热,湿热困脾则运化失常。表现为口渴多食却形体消瘦,舌苔黄腻。治疗需清热化湿,推荐黄连温胆汤、葛根芩连汤等方剂。日常可用山药薏米粥健脾,苦瓜汁清热,避免油炸甜腻食物。
忧思恼怒导致肝气郁结,久则化火灼阴。这类患者常见胸胁胀满、口苦咽干。柴胡疏肝散配合太冲穴按摩可疏肝解郁,菊花决明子茶清肝火,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也有助气机通畅。
房劳或思虑过度暗耗肾精,体力透支损伤脾气。症状多见腰膝酸软、夜尿频多。建议节制房事,服用左归丸填补真阴,黄芪炖老鸭食疗补气,每日揉按足三里穴增强脾胃功能。
风寒湿邪侵袭经络,影响气血运行,与现代医学认为病毒感染可能诱发糖尿病吻合。玉屏风散预防外感,姜枣茶驱散风寒,适度刮痧膀胱经可增强卫外功能。
老年糖尿病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晨起可练习太极拳云手式促进气血流通,饮食推荐燕麦、黑木耳等低升糖指数食材,定期监测血糖。足部护理尤为重要,每晚可用桂枝红花汤泡脚预防糖尿病足,避免穿过紧鞋袜。情志调摄方面,多参与集体活动保持心境平和,必要时咨询专业中医师进行个性化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