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泡和精结合成功后约6-10天到达子宫,过程涉及受精卵迁移、输卵管蠕动、子宫内膜准备、激素调节和着床时机。
受精后24小时内形成受精卵,开始向子宫方向移动。输卵管纤毛摆动和肌肉收缩推动受精卵前行,此阶段需避免输卵管炎症或粘连影响迁移速度。临床可通过输卵管造影评估通畅性,存在堵塞时需腹腔镜手术疏通。
输卵管节律性收缩是运输关键动力,孕酮水平升高会减缓蠕动速度。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因激素失衡导致运输延迟。建议备孕期间监测基础体温,异常者可短期使用黄体酮调节。
受精卵到达时子宫内膜需达8-12mm厚度,雌激素促进内膜增生。子宫内膜薄者可服用补佳乐,配合阿司匹林改善血流。中医调理常用当归、川芎等药材组成的四物汤。
黄体分泌的孕酮促使内膜转化为分泌期,为着床创造环境。黄体功能不足者需肌注HCG或阴道用黄体酮凝胶。日常可食用黑豆、石榴等植物雌激素食物辅助调节。
受精第6-7天滋养层细胞接触子宫内膜,第10天完成嵌入。着床期避免剧烈运动和高温环境,建议每日摄入400μg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需提前3个月使用GnRH-a类药物改善宫腔环境。
备孕期间保持每日30分钟快走或游泳,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饮食增加三文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减少咖啡因摄入。同房后避免立即冲洗,采用屈膝卧位休息15分钟。着床期出现轻微腹痛或点滴出血属正常现象,持续出血需排查宫外孕。高龄孕妇或反复流产者建议监测孕酮和HCG翻倍情况,必要时进行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