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松弛可通过自我观察、性生活体验、医学检查等方式综合判断,主要与分娩损伤、年龄增长、盆底肌功能减退有关。
日常活动中若出现漏尿、下坠感或阴道排气现象,可能提示盆底肌松弛。分娩后女性可观察阴道口是否较产前明显开大,使用镜子辅助检查阴道壁是否膨出。轻度松弛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改善,每天3组,每组收缩肛门和阴道肌肉15次,持续6周可见效果。
性交时包裹感减弱、摩擦感降低或伴侣感觉变化,可能反映阴道松弛。建议尝试不同体位,女上位时若自觉阴道对阴茎的握持力下降,需考虑盆底肌力量问题。可配合阴道哑铃训练,从20g开始每日锻炼15分钟,逐步增加重量至60g。
妇科检查中医生会用手指评估阴道横径和肌肉张力,正常阴道横径约2-3指宽。盆底肌电图能定量检测肌肉收缩力,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需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医院常用POP-Q评分系统量化器官脱垂程度,Ⅱ度以上建议手术治疗。
超声检查可测量膀胱颈移动度,超过30mm提示重度盆底功能障碍。部分机构提供阴道紧致度检测仪,通过气压传感器测量阴道收缩压,正常值应大于30cmH2O。生物反馈治疗仪能可视化指导肌肉训练,适合无法自主找到发力点的人群。
排尿中断试验可初步判断盆底肌控制力,若能完全中止尿流说明肌肉功能尚可。跳跃测试时出现漏尿,或长时间行走后阴道有异物感,都提示需要干预。重度松弛合并子宫脱垂者,可能需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或骶棘韧带固定术。
日常可多食用富含胶原蛋白的银耳、猪蹄,补充维生素E促进黏膜修复。游泳和瑜伽中的桥式动作能强化盆底肌,避免长期提重物或便秘增加腹压。产后42天起应系统进行盆底康复,绝经后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弹性。每年进行1次盆底功能评估,及时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