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子宫健康需从日常清洁、疾病预防、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入手,包括正确清洁方式、定期妇科检查、避免感染源、合理饮食运动及科学避孕。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洗液或过度冲洗阴道,以免破坏酸碱平衡。经期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同房前后及时排尿清洗。出现异常分泌物时可用妇炎洁等温和洗剂辅助清洁。
每年至少一次妇科体检,包括HPV筛查、TCT宫颈细胞学检查和白带常规。B超可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宫腔镜能直接观察宫腔环境。发现子宫肌瘤、息肉或内膜炎需及时治疗。
避免公共浴池坐浴,游泳后及时更换泳衣。同房使用避孕套减少病原体传播,伴侣包皮过长需督促清洁。人工流产后严格遵医嘱抗感染治疗,禁止盆浴1个月。
久坐人群每小时起身活动,穿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避免剧烈运动,痛经时可热敷下腹部。长期熬夜者需调整作息至23点前入睡。
短效避孕药需按周期服用,紧急避孕药每年不超过3次。节育环需定期更换,皮下埋植剂有效期3-5年。多次人流易导致宫腔粘连,建议选择可靠避孕方式。
日常可食用蔓越莓、酸奶等维持菌群平衡,补充维生素E和锌元素。每周3次快走或瑜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经期后三天可尝试艾灸关元穴。出现持续腹痛、异常出血或恶臭分泌物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绝经期女性仍需每年检查子宫内膜,预防老年性阴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