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常用避孕方法包括避孕套、短效避孕药、宫内节育器、避孕针剂、紧急避孕药五种。
乳胶或聚氨酯材质物理阻隔精卵结合,正确使用有效率可达98%。需全程佩戴并检查破损,配合水基润滑剂减少破裂风险。过敏者可选聚异戊二烯材质,事后需检查是否泄漏。兼具预防性传播疾病功能,是未婚人群首选。
含雌激素和孕激素抑制排卵,需每日固定时间服用。常见品牌如优思明、妈富隆,适用月经规律女性。服药初期可能出现恶心,需连服21天停药7天。吸烟者及35岁以上女性慎用,需定期检查肝功能。
含铜或孕激素的T型装置干扰受精卵着床,有效期5-10年。曼月乐等激素型可减少经量,适合已婚已育女性。需专业医生操作放置,初期可能腰酸腹胀,定期超声检查位置。
醋酸甲羟孕酮等长效针剂肌肉注射,每3个月一次抑制排卵。适合记性差或胃肠敏感者,但可能导致经期紊乱。停药后生育力恢复需6-12个月,需补充钙剂预防骨质流失。
左炔诺孕酮片在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越早效果越好。毓婷等品牌通过延迟排卵发挥作用,1次月经周期限用1次。频繁使用会导致月经失调,不能替代常规避孕。
饮食方面多摄入含锌食物如牡蛎促进生殖系统健康,维生素E丰富的坚果保护卵子质量。建议每周3次有氧运动维持内分泌平衡,瑜伽可缓解避孕带来的情绪波动。使用避孕套时避免油性润滑剂,口服避孕药期间忌烟酒,宫内节育器放置后两周内禁止盆浴。不同阶段可组合使用双重避孕法,每年进行妇科检查评估避孕方式适应性,出现异常出血或持续腹痛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