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置宫内节育器可能引发子宫穿孔、异常出血、感染、节育器脱落或嵌顿、月经紊乱等并发症。
子宫穿孔多因操作不当或子宫位置异常导致,表现为突发下腹剧痛。需立即通过超声检查确诊,轻度穿孔可保守观察,严重者需腹腔镜手术修复。预防需选择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术前完善超声评估子宫形态。
铜制节育器可能刺激子宫内膜引起点滴出血,持续超过3个月需干预。口服氨甲环酸止血,或更换为含孕激素节育器。建议出血期间补充铁剂,避免贫血,出血量超过月经两倍时需取出节育器。
术中消毒不彻底或性生活过早可能引发盆腔炎,症状包括发热、脓性分泌物。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联合多西环素治疗2周,慢性感染者需取出节育器。放置前应筛查淋病奈瑟菌和衣原体,术后2周禁止盆浴。
节育器脱落常见于产后子宫未恢复时放置,嵌顿多因长期未更换。X线联合超声可定位,宫腔镜取出嵌顿节育器。建议每年超声复查位置,含铜节育器使用5-10年需更换。
孕激素类节育器可能抑制排卵导致闭经,铜离子增加前列腺素引发痛经。可服用布洛芬缓解疼痛,闭经超过6个月需激素调理。选择曼月乐等新型节育器可减少经量,严重贫血患者建议改用其他避孕方式。
术后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创面愈合,避免剧烈运动1周防止节育器移位。日常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支撑力,饮食多摄入菠菜猪肝等富铁食物预防贫血。出现持续腰痛、发热或异常分泌物应及时复查,绝经后1年内必须取出节育器避免嵌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