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推迟不等于安全期,安全期需结合排卵规律判断,月经推迟可能由怀孕、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药物影响或疾病因素导致。
育龄女性月经推迟7天以上需优先排除怀孕,可通过早孕试纸检测或血HCG检查确认。若确认怀孕,需根据个人计划选择继续妊娠或终止妊娠,并遵医嘱补充叶酸等营养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会干扰激素分泌,导致月经周期紊乱。需通过性激素六项、B超等检查确诊,药物治疗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月经,或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
长期焦虑、熬夜等会抑制下丘脑功能,延迟排卵。建议通过正念冥想、规律作息缓解压力,必要时短期服用黄体酮胶囊促进月经来潮。
紧急避孕药、化疗药物等可能引起暂时性闭经。通常停药后1-3个月经周期可自行恢复,期间可配合益母草颗粒等中成药调理。
宫腔粘连、卵巢早衰等器质性疾病需宫腔镜或AMH检测确诊。轻度粘连可行宫腔镜分离术,卵巢功能下降需激素替代治疗,如雌孕激素序贯疗法。
日常可食用当归红枣茶、黑豆豆浆等食疗方调节月经周期,避免生冷饮食。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记录基础体温和月经周期有助于判断排卵情况,异常推迟超过2个月建议妇科就诊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