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频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妊娠压迫、盆底肌松弛、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细菌侵入尿道或膀胱引发炎症时,尿频常伴随灼痛感。治疗需口服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配合三金片等中成药。每日饮水2000ml以上冲刷尿道,避免憋尿。
神经调节异常导致膀胱频繁收缩,可通过膀胱训练延长排尿间隔。药物选择托特罗定、索利那新,严重者可注射肉毒素或进行骶神经调节手术。
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容量减少,孕中期后症状明显。建议采取侧卧睡姿减轻压迫,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分娩后多能自行缓解。
分娩损伤或年龄增长导致盆底肌支撑力下降。生物反馈治疗配合电刺激可改善,每天做提肛运动100次,严重脱垂需行阴道悬吊术。
糖尿病血糖过高产生渗透性利尿,需监测空腹血糖值。胰岛素控制血糖基础上,服用甲钴胺修复神经,限制每日主食量在300克以内。
日常避免摄入咖啡因及酒精刺激膀胱,推荐南瓜子、蔓越莓等食物保护泌尿道。盆底肌训练采用慢缩快缩结合方式,每次收缩保持5秒,每天3组。出现血尿、发热或腰痛需立即就医排查肾盂肾炎等重症,绝经后女性应定期检查雌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