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垫使用不当可能引发炎症,主要与材质刺激、透气性差、更换不及时、过敏反应、卫生习惯差等因素有关。
部分护垫含合成纤维或荧光增白剂,直接接触外阴可能破坏皮肤屏障。选择纯棉表层、无添加剂的护垫可降低风险,出现瘙痒时可用温水清洗并停用刺激性产品。
塑料底膜的护垫阻碍空气流通,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优先选用透气的网面设计,每2-3小时更换一次,夜间建议改用纯棉内裤替代护垫。
经血或分泌物滞留超过4小时会繁殖大肠杆菌等致病菌。非经期每日使用不超过8小时,经期需更频繁更换,分泌物较多时可搭配pH4.5的专用清洁液护理。
香精或药物型护垫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出现红肿症状应立即停用,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严重过敏需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如厕后未正确清洁、护垫存放于潮湿环境等都会增加感染风险。储存护垫需防潮避光,使用前洗手,避免经手部交叉感染。
日常可穿宽松透气的纯棉内裤,经期后三天用蔓越莓汁调节尿路环境,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黏膜抵抗力。运动后及时更换护垫,游泳等场景建议使用防水型产品但不超过4小时。出现持续灼痛、异常分泌物需做白带常规检查排除霉菌性阴道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