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可以适度练习瑜伽,需避免倒立体式、腹部挤压动作,选择舒缓的阴瑜伽或修复性练习。
温和的瑜伽练习能缓解痛经和腰背酸痛,通过腹式呼吸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猫牛式、婴儿式等动作可放松子宫肌肉,减少痉挛。需控制单次练习时间在30分钟内,避免过度消耗体能。
头倒立、肩倒立等倒置动作可能造成经血逆流,增加子宫内膜异位风险。船式、轮式等核心力量训练会压迫腹腔,加重腹胀感。高温瑜伽环境易导致体液流失,可能引发头晕症状。
束角式能打开髋关节促进经血排出,仰卧扭转式缓解下腹坠胀感。使用抱枕辅助的坐姿前屈可放松神经,配合薰衣草精油香薰效果更佳。建议选择清晨时段练习,避免睡前过度刺激交感神经。
经量过大者第二天应暂停练习,子宫内膜异位患者需咨询贫血人群避免长时间站立体式,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增加蝴蝶式练习频率。出现头晕、冷汗需立即停止并补充红糖水。
经期前三天可改为冥想或呼吸训练,第四天后逐步恢复常规练习。使用瑜伽带辅助降低动作难度,将动态流瑜伽改为静态保持。记录月经周期与身体反应,建立个性化练习方案。
经期瑜伽后建议饮用红枣枸杞茶补充铁质,避免生冷食物刺激子宫。每天快走20分钟替代剧烈运动,配合热敷小腹缓解不适。选择棉质透气的瑜伽服,及时更换卫生用品保持清洁。长期痛经者需排查子宫腺肌症等器质性疾病,经期结束三天后再进行高强度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