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发痒可能与皮肤疾病、代谢异常、神经病变、血液循环障碍或感染有关,常见病因包括湿疹、糖尿病、周围神经炎、静脉曲张和真菌感染。
湿疹或皮炎是下肢发痒的常见原因,多由过敏、干燥或接触刺激物引发。治疗需避免搔抓,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他克莫司软膏等抗炎药物,严重时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日常使用温和保湿剂如凡士林,避免穿化纤材质衣物。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可导致皮肤神经末梢受损,引发瘙痒。控制血糖是关键,口服二甲双胍或注射胰岛素,配合甲钴胺营养神经。饮食选择低GI食物如燕麦、糙米,监测血糖避免波动。
周围神经炎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能引起异常瘙痒。药物治疗包括普瑞巴林缓解神经痛,维生素B12注射液修复神经。物理治疗如低频电刺激可改善症状,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下肢静脉回流不畅会导致淤血性皮炎,伴随瘙痒和色素沉着。穿戴医用弹力袜促进循环,严重者可行静脉射频消融术或硬化剂注射。抬高下肢15分钟每日3次,避免久站久坐。
足癣或股癣常见于潮湿环境,表现为红斑脱屑伴剧烈瘙痒。外用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喷雾,顽固感染口服伊曲康唑。保持患处干燥,穿透气棉袜,公共场所避免赤足行走。
日常护理需注意:饮食补充维生素A胡萝卜、菠菜和Omega-3深海鱼增强皮肤屏障;适度快走、游泳改善循环;洗澡水温不超过40℃,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霜。如瘙痒持续2周以上或出现溃烂、发热,需立即就医排查肝肾疾病或恶性肿瘤等全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