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安全避孕需结合个体需求选择方法,常见方式包括短效避孕药、避孕套、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剂、避孕针。
通过雌激素和孕激素抑制排卵,避孕成功率超99%。新型药物如优思明、妈富隆剂量低,对代谢影响小,需每日定时服用。适用月经规律女性,需排除血栓病史和哺乳期禁忌。
物理阻隔法避免体液接触,同时预防性传播疾病。选择聚氨酯或乳胶材质,配合水基润滑剂降低破损风险。正确使用需排气、全程佩戴,破裂后72小时内服用紧急避孕药补救。
含铜或左炔诺孕酮的T型装置干扰受精卵着床,有效期5-10年。吉妮环、曼月乐等新型产品减少脱落率,放置前需筛查妇科炎症,可能引起经量增多或点滴出血。
植入上臂皮下的孕激素缓释棒,3年内持续释放依托孕烯。单根型依伴侬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包括月经紊乱,适合哺乳期及不能耐受雌激素人群。
醋酸甲羟孕酮注射液每3个月肌注一次,抑制卵巢功能。需监测骨密度变化,长期使用可能引起体重增加,建议作为二线避孕方案。
日常可搭配安全期计算辅助避孕,避免频繁使用紧急避孕药。豆制品和维生素E有助于调节激素平衡,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出现异常出血或闭经超过3个月需妇科检查,40岁以上女性建议优先选择非激素避孕方式。哺乳期首选避孕套或纯孕激素制剂,流产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可双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