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肿增大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发感染或影响器官功能,需根据类型和位置采取观察、药物或手术治疗。
体积增大的囊肿可能对邻近器官或神经产生机械性压迫。卵巢囊肿可导致下腹坠胀感,肝囊肿可能引发右上腹隐痛,肾囊肿可能伴随腰部酸胀。压迫严重时需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或腹腔镜囊肿切除术,药物可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
表皮样囊肿或皮脂腺囊肿增大后易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需口服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化脓时需切开引流。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可降低感染概率。
特殊位置的囊肿可能干扰生理功能。甲状腺囊肿过大可影响吞咽发声,乳腺囊肿可能干扰哺乳。细针穿刺活检明确性质后,可采用硬化剂注射如无水乙醇或射频消融治疗。
肝囊肿、卵巢囊肿等存在自发性破裂风险,可能引发腹腔出血或急腹症。突发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必要时行急诊腹腔镜探查术。术后需补充铁剂预防贫血,卧床休息2-4周。
部分囊肿存在恶变倾向,如胰腺囊腺瘤、复杂肾囊肿。CT或MRI检查显示囊壁增厚、分隔增多时,建议限期手术切除。术后需每3-6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排除复发。
日常饮食宜增加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适度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腹部受压动作。定期体检监测囊肿变化,卵巢囊肿患者建议每3个月复查超声,肝肾功能异常者需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