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可能由遗传缺陷、生殖系统感染、精索静脉曲张、激素失衡或生活方式因素引起。
染色体异常如克氏综合征或Y染色体微缺失会直接影响精子生成。基因检测可确诊,辅助生殖技术如ICSI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能绕过遗传缺陷实现生育。部分病例需通过供精方式解决。
生殖道感染如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感染会导致输精管堵塞,需抗生素治疗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精索静脉曲张可通过腹腔镜高位结扎术改善,术后3-6个月精液质量可提升30%-50%。
垂体瘤导致的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需溴隐亭治疗,睾酮替代疗法适用于原发性睾丸功能衰竭。FSH/LH联合注射方案可刺激生精功能,治疗周期通常持续3-12个月。
长期接触杀虫剂、重金属等毒素会损伤生精上皮。职业防护措施包括穿戴防护服、定期轮岗。已受影响者需脱离暴露环境6-12个月,配合抗氧化剂维生素E、辅酶Q10治疗。
吸烟会使精子DNA碎片率增加2-3倍,酒精抑制睾酮合成。建议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配合地中海饮食,重点补充锌牡蛎、硒巴西坚果等微量元素。肥胖患者减重5%-10%可显著改善精液参数。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三文鱼等富含omega-3的食物,避免长时间骑行压迫会阴部。定期进行精液分析监测,高温作业者建议穿着透气内衣。严重少弱精症患者可考虑睾丸穿刺取精结合试管婴儿技术,无精症需评估显微取精手术可行性。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睾丸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