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子内部发黑可能由氧化反应、冻伤、霉变、细菌感染或储存不当引起,轻微变色可切除后食用,霉变或大面积腐烂需丢弃。
1、氧化反应:
梨肉接触空气后发生酶促褐变,果肉变黑但无毒。切开后尽快食用或浸泡盐水减缓氧化,局部发黑可削除变色部分。
2、低温冻伤:
冷藏温度过低导致细胞破裂,果肉出现褐色斑块。冻伤梨子口感变差但可安全食用,建议去皮后制作炖梨或果汁。
3、霉菌污染:
表面出现白色菌丝或黑色霉斑时,霉菌毒素已扩散至整个果实。霉变梨子会产生展青霉素等致癌物,必须整颗丢弃。
4、细菌感染:
内部出现放射状黑线或海绵状腐烂,可能由欧文氏菌等致病菌引起。此类梨子可能引发腹泻,需高温蒸煮20分钟以上才可食用。
5、储存不当:
碰撞损伤或长期潮湿环境导致腐败。挑选时避免表皮破损,储存时用报纸包裹后置于阴凉通风处,可延长保鲜期3-5天。
日常食用建议选择表皮光滑、果柄新鲜的梨子,每天摄入200-300克为宜。储存时可将梨子与苹果分开存放,苹果释放的乙烯会加速梨子成熟。出现大面积黑斑或酒味时停止食用,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梨子含糖量约10%-15%。制作冰糖雪梨时可加入银耳增强润肺效果,肠胃敏感者建议煮熟后食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