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与避孕药的核心区别在于成分和作用机制,黄体酮是单一孕激素,避孕药多为雌激素与孕激素复合制剂。
黄体酮主要成分为天然或合成孕酮,用于调节月经周期或保胎;避孕药通常含炔雌醇雌激素与左炔诺孕酮孕激素等复合成分,通过抑制排卵实现避孕。临床常用黄体酮制剂包括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胶囊,避孕药如优思明、妈富隆则属于复方制剂。
黄体酮适用于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月经不调、先兆流产辅助治疗;避孕药主要用于避孕,部分类型可改善痤疮或经前综合征。紧急避孕药如毓婷含大剂量孕激素,与常规黄体酮治疗剂量差异显著。
黄体酮通过补充孕激素维持子宫内膜稳定性;短效避孕药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轴阻断卵泡发育,长效避孕药则改变宫颈粘液性质阻碍精子穿透。两者对FSH、LH等激素的影响程度存在本质区别。
黄体酮可能引发头晕、乳房胀痛;避孕药常见恶心、突破性出血,长期使用增加血栓风险。新型孕激素如屈螺酮可降低水钠潴留副作用,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黄体酮治疗需按月经周期阶段性用药,通常连续10-14天;短效避孕药需每日固定时间服用21天,停药7天诱发撤退性出血。漏服避孕药需及时补服,而黄体酮漏服应咨询医生调整方案。
日常护理中,使用黄体酮期间建议补充维生素B6缓解不适,避免高脂饮食;服用避孕药者需限制酒精摄入,定期监测血压。运动方面可选择瑜伽、游泳等中低强度项目,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激素波动。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严重头痛应立即就医,长期用药者每年需进行肝肾功能和乳腺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