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液量减少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恢复,主要与激素水平、生殖系统炎症、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
垂体或睾丸功能异常导致睾酮分泌不足时,可能引发精液量减少。临床常用十一酸睾酮胶丸、绒促性素注射剂等药物促进生精,配合生长激素释放肽改善垂体功能。定期检测血清睾酮和促卵泡激素水平,持续治疗3-6个月可见效。
前列腺炎或精囊炎会减少精浆分泌,需通过尿常规和精液细菌培养确诊。左氧氟沙星联合癃清片治疗细菌性炎症,慢性病例可进行前列腺微波理疗。每周2-3次温水坐浴能缓解腺体充血。
输精管结扎或先天性发育异常会造成物理性梗阻。显微镜下输精管吻合术成功率约85%,术后配合胰激肽原酶促进管道通畅。严重射精管囊肿需经尿道电切术治疗。
频繁自慰或性生活间隔短于24小时会暂时性减少精液量。建议保持每周2-3次性行为频率,避免桑拿等高温环境。每日补充200mg维生素E和15mg锌剂有助于生精上皮修复。
糖尿病神经病变或精索静脉曲张等疾病需优先治疗原发病。二甲双胍控制血糖可改善神经传导,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能恢复睾丸血供。重度少精症患者可考虑睾丸穿刺取精术。
日常饮食多摄入牡蛎、核桃等富锌食物,每周进行深蹲和快走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避免穿紧身裤压迫阴囊,夜间保证7小时睡眠促进激素分泌。精液量持续低于1.5ml超过三个月时,应及时进行生殖激素六项和阴囊彩超检查。部分中药如五子衍宗丸对生精功能有辅助改善作用,但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