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强且难以治愈的疾病包括艾滋病、乙肝和HPV感染,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
艾滋病由HIV病毒引起,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传播途径包括无保护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和母婴垂直传播。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毒复制,常用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和多替拉韦。预防需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针具,感染者需定期监测CD4细胞计数。
乙肝病毒通过血液或体液传播,可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母婴传播是主要感染途径之一。治疗采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核苷类似物抑制病毒,干扰素α可增强免疫应答。接种疫苗是最有效预防手段,携带者需每6个月检查肝功能与病毒载量。
高危型HPV通过性接触传播,与宫颈癌发病密切相关。部分感染可自行清除,持续感染需通过冷冻治疗、电灼术或锥切术切除病变组织。接种九价疫苗可预防90%相关癌变,21岁以上女性建议定期做TCT检查。
结核杆菌通过空气传播,耐药菌株对常规药物无反应。治疗需联合使用贝达喹啉、利奈唑胺等二线药物18-24个月。接触者需进行PPD皮试筛查,患者应单独居住并佩戴口罩,完成全程治疗避免复发。
由错误折叠的朊蛋白引发,通过污染医疗器械或食用病畜传播。克雅氏病等类型进展迅速,尚无有效疗法。严格消毒手术器械、禁止使用动物源性饲料可降低风险,疑似病例需进行脑脊液14-3-3蛋白检测。
日常需注意饮食营养均衡,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抵抗力。艾滋病和乙肝患者应避免高脂饮食,结核病患者需保证蛋白质摄入。所有传染性疾病都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等物品,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出现持续发热、消瘦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