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精质量和数量需从生活方式调整、营养补充、疾病管理、环境优化、科学用药五方面入手。
长期熬夜或久坐会降低睾酮水平,建议每天23点前入睡并保持7小时睡眠,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适度运动如慢跑、游泳每周3次,每次30分钟可促进睾丸血液循环。避免穿紧身裤,睾丸适宜温度比体温低2-4℃。
锌元素每日摄入15mg可通过牡蛎、牛肉补充,维生素E每日14mg可食用杏仁、菠菜。精氨酸丰富的食物如核桃、芝麻能提升精子活力。减少油炸食品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影响精子膜结构。
精索静脉曲张需显微镜下结扎术,附睾炎可选用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疗。糖尿病血糖控制在空腹6.1mmol/L以下,高血压患者血压需维持在130/80mmHg以内。定期精液检查,异常时及时就诊泌尿外科。
远离电离辐射和重金属污染,油漆工等职业需做好防护。避免泡温泉超过15分钟,手机不放裤袋。新装修房屋甲醛浓度需低于0.08mg/m³,苯系物浓度不超过0.09mg/m³。
生精片连续服用3个月,左卡尼汀口服液每日2支。克罗米芬适用于低促性腺激素患者,需监测激素水平。中药如五子衍宗丸含枸杞子、菟丝子,需辨证使用。严禁自行服用雄激素类药物。
日常可多食用番茄红素丰富的熟番茄,每周2次深海鱼补充Omega-3。凯格尔运动每天3组能改善盆底血液循环,瑜伽蝴蝶式有助于睾丸散热。备孕期间戒烟酒3个月以上,保持BMI在18.5-24之间。出现精液量突然减少或射精疼痛需立即就医,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精子生成周期约72天,任何改善措施需坚持3个月以上才能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