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未扩散时患者5年生存率通常超过90%,具体生存期受肿瘤分级、治疗方式、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
格里森评分是重要预后指标,6分以下低危组10年生存率可达95%,7分中危组需结合PSA水平评估,8分以上高危组即使未转移也可能需要强化治疗。病理分级越高,癌细胞分化程度越低,潜在复发风险越大。
局限性前列腺癌可采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放射治疗,质子治疗精准性较高。主动监测适用于极低危患者,每6个月需复查PSA和核磁共振。不同治疗方式对生存质量影响差异显著。
70岁以下患者更耐受根治性手术,术后15年特异性生存率约85%。80岁以上患者常选择保守治疗,需重点防范心血管等基础疾病对预后的影响。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更具参考价值。
术前体能状态评分达标者手术并发症风险降低40%。合并糖尿病、肥胖会增加生化复发概率,BMI每增加5kg/m²,死亡风险上升20%。规律运动可改善治疗耐受性。
治疗后前2年每3个月需检测PSA,5年内每半年进行直肠指检。出现PSA倍增时间短于10个月或碱性磷酸酶升高时,提示需调整治疗方案。持续10年的规范随访可及时发现复发征兆。
未转移前列腺癌患者应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限制红肉摄入量每周不超过500克,每日补充30克坚果。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快走、游泳等运动可降低41%的疾病进展风险。定期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术后尿控能力,避免长时间骑行压迫会阴部。保持血清维生素D水平在30-50ng/ml范围内有助于抑制肿瘤活性,日照不足时可遵医嘱补充制剂。心理干预同样重要,参加病友互助小组能显著缓解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