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性腰痛可通过热敷理疗、适度运动、药物治疗、物理康复、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通常由骨质疏松、腰椎退变、肌肉劳损、妇科疾病、泌尿系统问题等原因引起。
每日用40℃左右热毛巾敷于腰部15-2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寒性疼痛可使用艾灸盒隔姜灸命门穴、肾俞穴,注意避免烫伤。急性期疼痛可尝试冷热交替敷贴,但严重骨质疏松者需谨慎控制温度。
推荐游泳、八段锦等低冲击运动,水中浮力可减轻关节压力。每日进行10分钟腰背肌群锻炼,如五点支撑法、猫式伸展,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避免久坐久站,每1小时需变换体位并做腰部旋转活动。
钙剂配合维生素D3可改善骨质疏松性疼痛,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适用于炎症性疼痛,严重者可短期使用弱阿片类药物。绝经后女性需在医生指导下评估激素替代治疗必要性,中药杜仲、续断等具有补肾强腰功效。
脉冲射频治疗对神经根性疼痛效果显著,体外冲击波可缓解肌筋膜粘连。建议每周2-3次专业推拿,重点松解竖脊肌、腰方肌等易劳损部位。佩戴医用腰围需控制在每日4小时内,避免肌肉依赖性萎缩。
腰椎管狭窄伴间歇性跛行者考虑椎板减压术,椎体压缩骨折超过1/3需行椎体成形术。术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扭转动作。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患者需多学科会诊评估手术风险。
建议每日摄入800mg钙质和400IU维生素D,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及海产品。睡硬板床时可在膝下垫软枕保持腰椎曲度,选择鞋跟2-3cm的防滑鞋。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和妇科检查,突发剧烈腰痛伴发热或排尿异常需立即就医排除急腹症。保持适度社交活动可改善疼痛敏感度,心理干预对慢性疼痛管理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