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频道 > 男性健康 > 男性护理

节气养生·大暑丨小楫轻舟入梦,细焚沉香消暑

发布时间:2019-01-16 18:53:15

大暑:大暑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节气一般在“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而今年的大暑正是中伏开始的第一天,“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此时夏季过热易中暑,贪凉又会引起风寒感冒,小心养生因此就格外重要。

节气养生

大暑相对小暑,顾名思义,更加炎热,也是全年温度最高的一段时光。四下里骄阳似火,却也常见突如其来的雷阵雨。过热易中暑,贪凉又会引起风寒感冒。冰品和冷饮就不能多吃,最合时宜的应该是食用些滋味清淡却营养丰富的豆类和瓜果,可以帮助多多补充水分、盐分和维生素。大暑之后,天气便慢慢向秋天过渡,所以还要适时调整好身体状态。

此时养生推崇睡好“子午觉”。子午觉是指在子时和午时入睡,子时是从23时到次日凌晨1时,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子时之前入睡有利于养阴;午时是从11时到13时。大暑时节正值盛夏,是一年里白昼最长的季节。大暑时节的午时则为一天中阳气最盛之时。白天过长的工作时间可能会导致困乏和效率低下,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在午时之间小睡一刻钟至半小时,或闭目养神,能有效地缓解身心疲劳状态,改善下午工作效率。

节气饮食

节气饮食:因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气,因此宜食粥来滋补身体。大暑节气有“大暑老鸭胜补药”之说,鸭肉是所有肉类中最适合夏季食用的。鸭肉肉性微凉,具有补阴虚的作用。老鸭更珍贵,产蛋一年以上的老鸭,佐以火腿、笋干煨汤,最后下娃娃菜吸味,清鲜滋补,是从前大户人家的吃法。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特别适合体内有热的人食用,如低烧、虚弱、食少、大便干燥等病症。

节气食物:香蕉、苦瓜、冬瓜、鸭子、毛豆、黄豆、豆腐。蔬菜当中宜食毛豆。夏季人体易出汗,汗液会带走一部分钾,容易使人犯困、疲乏、食欲不振。毛豆中钾含量很高,夏天常吃可帮助弥补因出汗过多而导致的钾流失,从而缓解疲乏无力和食欲下降。此外毛豆含丰富膳食纤维,则可预防和缓解儿童便秘。水果中宜食用香蕉,其果肉含钾量很高,能很好的补充夏季大量出汗丢失的钾元素,缓解中暑和疰夏的系列症状。

汉族有“晒伏姜,烧伏香”的习俗,民间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夏季细菌生长繁殖异常活跃,容易污染食物而引起急性肠胃炎,可以适当吃些生姜或用干姜加茶沸水冲泡后饮之,能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夏日如因贪凉而感受风寒,引起伤风感冒的话,此时就可以喝点姜糖水,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

风俗小食

仙草又名凉粉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风俗食物——米糟

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民间说是吃米糟可以“大补元气”。在大暑节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取出品尝。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也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度苦夏

大暑时节,由于天气炎热潮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体力消耗相比其他季节会大很多,再加上日长夜短,睡眠不足等原因,部分人到了这时,就会抵抗力下降,平时体质较弱的更容易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口淡乏味精神萎靡身体逐渐消瘦等症状,严重者甚至还会低热头晕胸闷恶心汗出不畅。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疰夏,俗称苦夏。

度苦夏,除了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水外,更要格外注意饮食调理,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大暑时节,可以适当吃些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有健脾开胃、增进食欲的功效,还可预防中暑。

2.食疗以清热解暑、健脾利湿为主

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

3.进食益气养阴的食物

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莲藕、木耳、豆浆等。

大暑【7月22-24】

农谚:大暑大雨,百日见霜

「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关键词: 壮阳补肾

  • 最新推荐
  • 精选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