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频道 > 男性健康 > 男性护理

【体质养生】说你像林黛玉你还乐?不是夸你美,而是笑你弱!

发布时间:2019-02-22 14:53:03

小编导读:

“喂!你行不行?别总跟个林黛玉似的!”如果你听到有人这么形容你或者你的朋友,多半你们都是气郁体质。气郁体质的人总是容易多愁善感,闷闷不乐,时不时的还爱唉声叹气。如果你不想自己的“气郁指数”一直飙升的话,那就有必要仔细看看今天的文章了!赶紧跟柔弱的“黛玉体质”说拜拜吧!

起居养生

1.睡眠

气郁体质者容易困倦乏力或失眠,可加重抑郁。因此,调整好睡眠,对气郁体质者极为重要。居室应保持安静,禁止喧哗,光线宜暗,避免强烈光线刺激。室内温度宜适中。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2.二便

气郁体质者因为气行不畅,大便多不爽或泻痢。应该注意日常饮食,多食易消化的食物,杜绝暴饮暴食,应当每日按时排便,使机体形成排便反射。

季节养生

气郁体质耐春夏不耐秋冬,秋冬季节应注意避风寒,注意保暖,不宜受寒。四季保养以春季为主,在春季舒展形体,舒展自己的情绪。多注意情感上的疏导,使肝气条达,疏泄有权。可采用移情易性,情志相胜的方法,要充分重视精神调节。

春季养生

春季冰雪消融,万物苏醒,生机盎然,阳气升发,人体内的阳气亦顺应自然,向外向上舒发,春天是气郁体质者保养的最佳季节。

冬春之交对人的精神活动影响很大,因此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心胸开阔,情绪乐观。身体要放松,舒坦自然,充满生机。但如果调摄不当,升发太过,往往会激发急躁性情,出现易于发怒的情绪,而导致“怒则气上”的病理表现。所以春季养生应尽量保护肝的疏泄功能,所谓“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可以在阳光普照、春风和煦的日子里,到室外散步,游山玩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绿色有益于人的健康,我国民间素有“树木花草栽庭院,空气新鲜人舒展”的说法。

春季是肝旺之时,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此时养肝可避免暑天出现阴虚。春属木,与肝相应,“养肝之体用酸,舒肝之气用辛”。饮食宜选用辛、甘、微温之品。多吃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B族维生素食物,如瘦肉、豆制品、蛋类、胡萝卜、菜花、大白菜、柿子椒、菠菜等。此外还应避免吃油腻生冷黏硬之物,以免伤胃损阳。也可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进行调养,如枸杞子、郁金、丹参等。

入春以后要适应阳气升发的特点,加强运动锻炼,多选择户外运动,如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风筝,让机体吐故纳新,使筋骨得到舒展。同时还应注意保暖,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而此时人体肌表疏松,对外界的抵抗能力减弱,容易受外邪侵袭致病。

夏季养生

随着气温一天天升高,不少人的心情也莫名其妙地烦躁起来,经常为了芝麻大的小事就与人大动肝火,事后自己也后悔不迭。这是因为夏季的高温容易引发焦躁情绪,尤其是气郁之人,更容易伤肝动火。所以夏季一定要梳理自己的情绪,不要过于激动,更不要发怒急躁。要保持恬静的心理状态,同时要多饮用疏肝理气的保健茶,以清热降火。保持心情舒畅,不急不躁,抑怒熄火,以达到“心静自然凉”的效果,防止“内火”自生。古代养生爱倡导:“调息静心,常如兆雪在心。”就是这个意思。

夏季炎热酷暑,易生阴湿,更加有碍气机的条达。气郁之人应注意忌生冷油腻、肥甘腻补之品,过食则损胃伤脾,影响营养的消化吸收,有碍气机通畅。应该食用清心养肺的食物,以及具有解暑功能的食物,如绿豆、西瓜、黄瓜、丝瓜、苦瓜、冬瓜等。可饮玫瑰花茶,还可选用一些芳香的药物,以化湿理气,如藿香、佩兰、荷叶、香薷、西瓜翠衣、竹叶等。气郁之人睡眠大多不好,夏季高温,更加难以入眠。适时的午睡可以作为一种补偿,但午睡时间最好在1个小时左右,不要过长。

气郁之人因其气机不畅,大便多不爽,而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尤应注意饮水、饮食卫生,严把病从口入关。不吃不干净、腐败变质及霉变的食品。熟食或隔夜食物一定要加热熟透后再吃,以防食物中毒。注意食具、餐具的清洗、消毒、保洁。坚持饭前便后洗手,避免病菌入口。提倡多吃些食用醋或大蒜,既能增加胃内酸度,又可助消化、杀菌,提高胃肠道抗病能力。

秋季养生

秋季是萧瑟的季节,气郁体质者看着万物一片萧条的景象,极易伤秋。尤其是秋雨连绵的日子,早晨一看天气,就有三分不爽,可能只为一点小事或是他人无意的一句话就会发脾气、掉眼泪。气郁质者肝失疏泄,肝火偏旺,久则内耗阴津,秋天气候干燥容易伤人体津液,使机体燥象更为明显,所以秋季注意滋阴。同时应该更加重视精神调养,多进行户外运动,有助于通畅气机。多想开心事儿,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平静地度过“多事之秋”。

进入立秋以后,天气由热逐渐转凉,人体的消耗也会逐渐减少,食欲也开始增加。根据中医“燥则润之”的养生原则,应该多喝开水,饮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流质,以养阴润燥,弥补损失的阴液,饮用方法以少量频饮为最佳。

起居方面,立秋后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这是因为早卧可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过。

立秋乃初秋之季,虽有凉风时至,但暑热未尽,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又立秋之后,昼夜之间的温差较大,故应及时增减衣服,不宜赤膊露体,也不宜穿得太多、太暖,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凉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立秋后的清晨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此时气温不冷且不热,气候舒适,秋高气爽,使人精神抖擞。可选择清静的场地或江河湖畔,或林荫道中进行运动,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冬季养生

寒风衔着冬天而来,冬季正是人体养藏的最好时刻。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各项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气郁体质者在冬季需要注意调节情志。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运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

冬令进补时,为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就是打基础的意思。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用以调整脾胃功能。饮食忌黏硬生冷。还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同时适当多吃一些姜、辣椒等辛辣食物,从而改善胃部的血液循环。最好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古人主张冬季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季宜“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但亦不可太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冬天寒冷,面部皮肤由于寒冷的刺激,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如果用热水洗脸,当时会感觉温暖,一旦热量散失,毛细血管又恢复原状,这样一张一缩,易使面部皮肤产生皱纹。而晨起用冷水洗脸,顿时就有头清眼明的感觉。

冷水的刺激既能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又可增强皮肤弹性,还能增强机体御寒能力,预防感冒、鼻炎,对神经衰弱的神经性头痛亦有裨益。当然,冷水的温度不能太低,以略高于10℃为宜。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少于2000毫升。

冬季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寒冷还会诱发心肌梗死、中风的发生,使血压升高和溃疡病、风湿病、青光眼等病症状加剧。因此,这类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宜健脚,健脚即健身。在冬季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冬季寒冷,有些人喜欢紧闭门窗或蒙头入睡,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室内空气。除了白天要开启门窗,让空气对流外,晚上应开小气窗通风。

气郁体质者抑郁感加重除了与冬季活动量较其他季节少有关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冬季昼短夜长,光照不足。面对严寒的冬季,许多人选择了“猫冬”的生活,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接受阳光照射的机会因此减少。所以有些人一到冬季,情绪就变得易怒,忧郁,显得疲劳,精力衰退,注意力分散,精神萎靡,这就是“冬季抑郁症”。

气郁体质者冬季养生应注意晒太阳。我国民间有“冬阳贵如金”之说,然而,晒太阳也要掌握适量、适度的原则。

冬季由于臭氧层出现季节性薄弱,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加强,易给人的身体带来不同的损伤,因此冬季晒太阳也要注意科学选择时段。一般成年人在早晨10点前和下午4点后,每天两次,每次20~30分钟即可。

关键词: 婚姻 性病 壮阳补肾

  • 最新推荐
  • 精选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