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护理需注重卫生、保暖、饮食调节、情绪管理和适度运动,主要方法包括使用合格卫生用品、避免受凉、补充铁质、保持心情愉悦及选择低强度运动。
1、卫生管理:
选择透气性好的卫生巾或棉条,每2-3小时更换一次,避免细菌滋生。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禁止盆浴或使用洗液冲洗阴道。经血量大者可选用夜用加长型产品,出现瘙痒或异味需及时就医。
2、防寒保暖:
避免接触冷水或冷饮,腰腹部可贴暖宝宝缓解痉挛。空调房内需穿长袜保护脚踝,睡前用40℃左右热水泡脚15分钟。痛经严重者可用热敷袋放置下腹部,温度不宜超过50℃。
3、营养补充:
多摄入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每日饮水不少于1.5升,适量食用红枣、红豆等补血食材。忌食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咖啡因摄入需控制在200mg/日以下。
4、情绪调节:
经前1周开始练习腹式呼吸,每天10分钟。听轻音乐或进行芳香疗法,薰衣草精油有助舒缓紧张。与亲友倾诉可降低焦虑感,严重情绪波动可咨询心理
5、运动选择:
经期第1-2天可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倒立或挤压腹部的动作。第3天后逐步恢复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单次不超过30分钟。出现头晕或腹痛加剧应立即停止运动。
月经期护理需要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非经期阶段应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锻炼,提前补充B族维生素有助于缓解经前综合征。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40岁以上女性需增加骨密度检测。经期异常出血超过7天或单次出血量浸透卫生巾超过2小时,需立即就诊排除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日常可记录月经周期和症状变化,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