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体癌早期症状可能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非经期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盆腔疼痛、排尿不适等。多数患者因忽视轻微症状而延误诊治,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子宫体癌最典型的早期信号,约占患者的90%。未绝经女性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出血量通常较少,呈点滴状或间断性,易被误认为内分泌失调。建议出现此类症状时及时进行阴道超声和子宫内膜活检。
两次月经间期出现不规则出血需警惕,可能与癌变导致子宫内膜脆弱性增加有关。部分患者表现为性交后出血,因肿瘤组织血管丰富易受机械刺激破裂。这种出血多呈鲜红色,不同于炎症引起的褐色分泌物。
约30%患者早期出现水样或血性白带,后期可能伴有恶臭。癌组织坏死脱落时分泌物中可见组织碎片,与普通阴道炎分泌物质地不同。持续两周以上的异常排液应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
肿瘤增大压迫神经或合并感染时可引起下腹隐痛,疼痛多呈持续性且逐渐加重。早期疼痛程度较轻,定位模糊,易与肠痉挛或盆腔炎混淆。若平卧时疼痛不缓解需重点排查恶性肿瘤。
当癌灶侵犯膀胱周围组织时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等刺激症状,但尿常规检查常无感染迹象。晚期可能出现血尿或排尿困难,早期此类症状发生率不足15%,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建议多摄入十字花科蔬菜和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适度运动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每周3次以上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能降低发病风险。35岁以上女性每年应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筛查,肥胖、糖尿病等高危人群需缩短检查间隔。出现症状后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确诊患者治疗期间需保持外阴清洁,选择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