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多由激素水平下降、生殖道防御功能减弱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异常阴道出血、下腹隐痛及分泌物增多。治疗需结合抗感染治疗与局部护理,主要诱因有绝经后雌激素缺乏、慢性炎症反复发作、宫腔操作史、免疫力低下及卫生习惯不良。
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导致雌激素锐减,子宫内膜变薄失去周期性脱落能力,局部血供减少使黏膜修复能力下降。这种生理性萎缩易引发非特异性炎症,需通过短期小剂量雌激素补充改善黏膜状态,同时配合阴道乳酸菌制剂恢复微生态平衡。
老年生殖道pH值升高使防御屏障减弱,易受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条件致病菌侵袭。可能与既往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有关,临床常见黄色脓性分泌物伴异味。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头孢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严重者需宫腔灌注治疗。
绝经后宫腔镜检查、取环等操作可能破坏脆弱的内膜基底层,创面继发感染可发展为子宫内膜炎。此类患者往往伴有宫腔粘连症状,治疗需在抗感染同时使用透明质酸钠凝胶促进内膜修复。
老年人T细胞功能减退导致局部免疫应答迟缓,难以有效清除病原体。常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表现为迁延不愈的腰骶部酸痛。建议联合胸腺肽等免疫调节剂治疗,控制血糖水平对预后至关重要。
老年行动不便者可能忽略会阴清洁,尿失禁患者长期使用护垫易滋生细菌。需指导每日温水坐浴,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避免使用碱性洗剂破坏阴道自净作用。合并子宫脱垂者建议配合盆底肌训练。
老年患者日常应保持适度运动如太极拳、散步以增强盆腔血液循环,饮食多摄入大豆制品补充植物雌激素,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建议每半年进行妇科检查,出现血性分泌物需及时排除内膜病变。绝经后妇女即使无性生活也应坚持每年宫颈防癌筛查,同时注意控制血压、血脂等基础指标,综合管理可有效预防炎症复发。冬季注意腰腹部保暖,睡眠时可用热水袋热敷下腹促进炎症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