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癌症是指睾丸的细胞癌变形成的恶性肿瘤。睾丸是男性的两个性腺。它们负责制造并储存精子,同时也是男性雄激素的主要来源。睾丸位于阴茎下的阴囊结构内。睾丸癌只占男性类癌症总数的1%。睾丸癌多生于15-39岁的男性身上,是20-34之间男性最常见的癌症。饮食预防需要及时。
睾丸肿瘤多发生于性功能最活跃20~40岁的青壮年,虽然婴幼儿及老年人亦可发生,但较少见。精原细胞瘤比畸胎瘤患者年龄为大。
睾丸肿瘤在早期症状不明显,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由患者自已、家属或医生常规检查时偶然发现,有半数患者常觉睾丸沉重,有时觉阴囊或下腹部、腹股沟牵拉感,在跳跃或跑步时明显,站立过久与劳累后始有局部症状加重伴下坠感或轻度疼痛,当遇有偶然碰击或挤压时,可使疼痛加剧,方引起患者注意而促使其就医。部分患者常有类似急性睾丸炎或附睾炎症状,抗炎治疗后,炎症虽已控制,但有不消失的肿块,此时应警惕睾丸肿瘤的可能。极少数睾丸恶性肿瘤患者的最初症状常为肿瘤转移所致。如腹腔内转移淋巴结融合成团块压迫邻近组织和腹腔神经丛而引起腹部和后腰背部的疼痛,亦可伴有胃肠道梗阻症状,或因肺转移而出现咳嗽、气急、痰血。
若系隐睾丸患者,当异位睾丸发生恶性病变时,常于盆腔内或腹股沟区出现逐渐增大的肿块,体格检查时发现同侧睾丸缺如。睾丸肿瘤有时可为双侧性同时或先后发生。睾丸肿瘤偶可引起内分泌失调的症状,多发生于滋养细胞癌、间质细胞癌及胚胎癌的患者,表现为男性乳房肥大、性早熟或女性化。
睾丸癌高发,诱因可循
作为年轻男性高发的癌症之一,睾丸癌的发病原因并不为人们所知晓,据统计显示,男性睾丸癌的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七,且逐年增加,原因通常是恶性肿瘤转移造成。虽然许多资料提示睾丸肿瘤的发生可能与睾丸创伤、内分泌障碍、遗传及感染诸多因素有关,但都缺乏足够证据。迄今为止,最具说服力的是睾丸下降不全(隐睾)与睾丸肿睾丸癌
瘤发生的关系。大量资料证实,隐睾,特别是腹腔隐睾恶变率大大高于正常下降睾丸。是正常人发病率的3~14倍。目前认为,睾丸生殖细胞异常、温度升高、血供障碍、内分泌失调、性腺发育不全等因素可能与隐睾恶变有关。隐睾与睾丸肿瘤发生的关系已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强调在6岁以前进行睾丸固定术为预防隐睾恶变的有效措施,并已取得显著效果。中国隐睾发生率与其它国家相似,但隐睾肿瘤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它国家,可能与中国尚未普遍在学龄前对隐睾患儿进行睾丸牵引固定术有关。
睾丸癌有以下几类常见的致病因素:
睾丸癌症主要分为两类:精原细胞癌和非精原细胞癌。精原细胞癌占睾丸癌总数的30%。非精原细胞包括绒膜癌,胚芽癌,畸胎癌和卵黄囊肿瘤。
睾丸癌只占男性类癌症总数的1%。睾丸癌多生于20-39岁的男性身上,是20-34之间男性最常见的癌症。白种男人比黄种男性更易患睾丸癌。在过去的40年中,白人的睾丸患病率已经翻番,而其他人中的患病机率几乎没变。
1.隐睾:通常情况下,睾丸会降到阴囊。如果睾丸不降到阴囊而滞留于腹腔或腹股沟处的话,男性患睾丸癌的机率就会大大增高。即使通过手术将睾丸移到阴囊也于事无补。
2.睾丸发育异常:睾丸发育异常的男性易患睾丸癌。
3.遗传因素:研究表明,睾丸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
4.Klinefelter's综合症:患有Klinefelter’s综合症(一种性染色体异常,症状为男性荷尔蒙水平低,不育,乳房丰满,Testes小)的人易患睾丸癌。
5.以前有过睾丸癌的历史:有过睾丸癌历史的男性另一个睾丸易患睾丸癌。家族有睾丸癌历史:如果某人父兄患有睾丸癌的话,他患此病的机率就高于他人。
(实习编辑:蔡俊怡)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