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预防感冒需从增强免疫力、阻断传播途径、改善生活习惯三方面入手,主要有保持室内通风、注意手部卫生、合理膳食营养、适度运动锻炼、及时增减衣物等方法。
密闭环境易滋生病毒,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冬季使用暖气时空气干燥,可配合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减少呼吸道黏膜干燥破裂导致的感染风险。通风时注意避免直接吹冷风,老人儿童可暂时转移到其他房间。
接触传播是感冒病毒主要感染途径,外出后、餐前便后需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20秒以上,指缝、甲缘等部位要重点清洁。无法洗手时可使用含75%酒精的免洗洗手液。避免用手直接触摸口鼻眼,打喷嚏时用肘部遮挡。
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和深色蔬菜。适量食用大蒜、生姜等具有抗菌作用的食材,饮用温热的蜂蜜柠檬水有助于润喉。避免过量摄入高糖高脂食物影响免疫功能。
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瑜伽等,每次30-45分钟至微微出汗即可。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免疫细胞活性,但需避免过度疲劳。雾霾天建议改为室内运动,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并更换衣物。
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内层选择吸湿排汗材质,中层保暖,外层防风防水。重点保护头颈部、腰腹部和足部,外出戴围巾帽子。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在楼道等过渡区域适应温度变化后再出入,避免骤冷骤热诱发感冒。
冬季预防感冒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保证每日7-8小时优质睡眠,避免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保持规律作息和愉悦心情,压力过大会抑制免疫系统功能。流感高发期尽量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出现持续发热、剧烈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抗生素。老年人、儿童及慢性病患者可咨询医生后接种流感疫苗,但需注意疫苗仅针对特定病毒株,仍需配合日常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