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宫缩痛可通过热敷、按摩、调整姿势、药物镇痛、心理放松等方式缓解,通常由子宫复旧、哺乳刺激、炎症反应等因素引起。
下腹部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性疼痛。使用40℃左右温水袋或热毛巾,每次敷15-20分钟,每日2-3次。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皮肤烫伤,剖宫产产妇需待伤口愈合后再进行。
顺时针轻柔按摩子宫部位有助于促进恶露排出,加速子宫收缩。按摩时手掌贴于脐下三指处,力度以产妇能耐受为宜,配合腹式呼吸效果更佳。哺乳前按摩可预防哺乳诱发的宫缩痛加重。
侧卧位能减少子宫对盆腔神经的压迫,缓解疼痛感。可在膝盖间夹枕头保持骨盆稳定,腰部垫软枕支撑。避免长时间仰卧导致子宫后倾,加重不适症状。
疼痛剧烈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哺乳期用药需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成分,避免使用含可待因的复合制剂。中药益母草制剂也有促进子宫复旧作用。
焦虑情绪会降低疼痛阈值,通过音乐疗法、正念呼吸等方式舒缓紧张状态。伴侣协助照顾新生儿可减少产妇体力消耗,疼痛敏感期避免过度劳累。
产后饮食宜多摄入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预防贫血,贫血会加重宫缩痛感。每日适量走动促进恶露排出,但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注意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诱发持续性疼痛。宫缩痛通常持续2-3天,若伴随发热、恶露异味或疼痛超过1周未缓解,需及时就医排除胎盘残留或子宫内膜炎等病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