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频道 > 男性健康 > 男科疾病

不用抗生素,慢性前列腺炎还能治吗?

发布时间:2019-01-13 19:38:33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也一直是居高不下。据报道,慢性前列腺炎占泌尿外科门诊患者的8%~25%,约有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又由于疾病的特殊性,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与尴尬,患者常为此苦恼不已,其心理压力带来的影响甚至可超过疾病本身。

前列腺炎是多种复杂原因和诱因引起的前列腺的炎症、免疫、神经内分泌参与的错综的病理变化,导致以尿道刺激症状和慢性盆腔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在治疗手段上,多采取一般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办法,而常用的药物就是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植物制剂和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其中抗生素为最常见的一线用药,可据临床实践结果表明,只有5%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而非甾体抗炎药的长期使用也大大增加了消化道出血倾向,这对于常多种疾病集于一身的老年人来说实在是不适合长期服用。

在“病程长而复杂”的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上,中医药显示出较大的优势。中医没有“前列腺炎”的说法,根据其症状属中医“精浊”、“淋证”、“白浊”、“白淫”等范畴。该病的病因病机总属“湿热、瘀、肾虚”。诊断标准可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非特异性)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的诊断标准。

1)湿热下注证:主症为尿频、尿急、尿痛;次症为尿道灼热、白浊、阴囊潮湿、尿后滴沥、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具备主症1项及次症2项者即辨证成立。

2)气滞血瘀证:主症为会阴部、外生殖器区、下腹部、耻骨区、腰骶及肛门周围坠胀,或以上部位疼痛;次症为尿后滴沥、尿痛、舌质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具备主症1项及次症2项者即辨证成立。

3)肝肾阴虚证:主症为腰膝酸痛、五心烦热、精神萎靡;次症为小便短赤、遗精或早泄、舌红少苔、脉沉细。具备主症1项及次症2项者即辨证成立。

4)肾阳不足证:主症为畏寒肢冷、腰膝酸痛;次症为尿后滴沥、精神萎靡、阳痿或早泄、舌淡苔薄白、脉沉迟。具备主症1项及次症2项者即辨证成立。

一般认为湿热下注多出现在早期,中期多为湿热瘀阻,而后期多伴脾肾亏虚。在治疗法则上,湿热下注证多以清热利热,临床上常用萆薢分清丸,知柏前清汤,癃清胶囊等治疗。气滞血瘀证多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络,可选桃红四物汤加减,复元活血汤加减等。肝肾阴虚证宜用滋阴补肾活血泄浊法。肾阳不足证当固肾益精,选用缩泉胶囊、右归丸等。

缩泉胶囊处方来源于南宋《妇人良方》,由益智仁、乌药、山药三味药材组成。其中益智仁为补肾阳之要药,乌药温肾散寒、宣通人体经络,山药为辅,增强益智仁作用。三味药材精妙配伍,共奏温补肾阳,涩精缩尿之效。对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尤其是伴有尿频、尿急、尿失禁症状者疗效更为显著。

慢性前列腺炎的证型主要可分为基本证型和复合证型。近年来大规模、多中心的慢性前列腺炎证型分布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是复合证型,即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证型构成。出现频率较多的是湿热下注加气滞血瘀,而部分患者在以上两种基础上夹杂肾阳虚证,久病必肾亏,病程长、年龄偏高的男性其肾阳虚证的发生率更高。

中医诊断治疗是整体观念为指导的,慢性前列腺炎是以局部影响全身较为典型的病症,在正确的辨证法指导下的中医用药可以体现出中医调理慢性病的独特优势,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治疗 肾亏 四物汤

  • 最新推荐
  • 精选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