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坐月子需关注个人卫生、营养补充、心理调适、适度活动及环境管理五大核心事项。主要有伤口护理、饮食均衡、情绪疏导、产后康复运动、居室通风等关键点。
顺产会阴侧切或剖宫产腹部切口需每日用温水清洗,保持干燥。恶露排出期间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如出现红肿、渗液或发热需及时就医。如厕后建议用私处冲洗器清洁,避免盆浴以防感染。
产后饮食应分阶段调理,第一周以小米粥、红糖姜水等流食为主,第二周逐步添加鱼类、瘦肉等蛋白质。忌食生冷辛辣,每日保证2000ml温水摄入。哺乳期需增加300-500大卡热量,适量补充钙片和复合维生素。
产后激素水平骤降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家人应多陪伴沟通。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抑郁情绪需寻求心理干预。每天保证4-5小时连续睡眠,可通过听轻音乐、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焦虑。
自然分娩24小时后可开始凯格尔运动,剖宫产需等待伤口愈合。从每天5分钟腹式呼吸开始,两周后逐步增加产褥操。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六个月后再恢复高强度训练。
室温建议维持在24-26℃,每天通风2-3次。使用加湿器保持50%湿度,婴儿衣物需阳光暴晒消毒。访客探视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避免交叉感染风险。
月子期间建议穿着纯棉哺乳衣,选择无钢圈哺乳文胸减轻胸部压迫。每日用温水擦浴,洗头后立即吹干。可食用鲫鱼豆腐汤促进泌乳,桂圆红枣茶补气血。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如持续超过38℃需排查乳腺炎。保持与产科医生沟通,产后42天需完成盆底肌评估。哺乳期继续服用孕期维生素,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家人应分担育儿责任,让产妇每天有2-3小时专属休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