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自责自卑及躯体不适等症状。产后抑郁的典型症状包括持续情绪低落、对婴儿或日常活动失去兴趣、睡眠质量下降、过度自责或焦虑、出现头痛或乏力等躯体症状。
产后抑郁患者常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显著情绪低落,表现为无故哭泣、悲伤或空虚感。部分产妇会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甚至对新生儿啼哭也感到麻木。这种情绪波动与普通产后情绪不稳不同,往往在早晨加重且难以自我调节。
患者对原本喜爱的活动明显丧失兴趣,包括回避与婴儿互动、拒绝哺乳等母婴联结行为。约有60%的产妇会出现对婴儿情感疏离,可能伴随"自己不是好母亲"的强迫性思维,严重时会产生伤害婴儿的侵入性念头。
表现为入睡困难或早醒,即使婴儿安睡时仍无法休息。部分患者会出现睡眠节律颠倒,白天昏睡夜间清醒。这种睡眠紊乱与正常产后疲劳不同,往往伴随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
患者常产生过度自责,将育儿困难归咎于自身无能,出现"我毁了孩子一生"等非理性认知。约45%的产妇会伴随严重焦虑,表现为反复检查婴儿呼吸、过度担忧婴儿健康等强迫行为。
常见不明原因的头痛、胸闷、胃肠功能紊乱,部分患者会出现显著的体重波动。这些症状多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体检往往无器质性病变,但患者常因此反复就医。
产后抑郁患者需保证每日30分钟日光照射以调节生物钟,饮食上增加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等食物。建议家人协助记录情绪变化曲线,当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晨重暮轻节律、自杀意念或伤害婴儿冲动时,需立即寻求精神科医生干预。哺乳期可选择舍曲林等安全性较高的抗抑郁药物,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效果更佳。定期参加母婴互动小组也有助于重建亲子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