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期适度运动有助于缓解不适,推荐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舒缓拉伸、瑜伽、散步和水中运动等方式,避免剧烈运动或倒立姿势。
经期前三天可选择快走、慢跑等低冲击有氧运动,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以下。这类运动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帮助排出经血,同时刺激内啡肽分泌缓解痛经。注意避免长时间跑步或跳跃动作,运动时长建议30分钟内。
针对腰腹部的猫式伸展、婴儿式等动作能放松痉挛的子宫肌肉。下肢拉伸如仰卧抱膝可缓解腰部酸胀,每个动作保持15-30秒。避免过度挤压腹部的扭转动作,拉伸时使用瑜伽垫保持身体温暖。
选择阴瑜伽中的蝴蝶式、仰卧束角式等开髋体式,配合腹式呼吸能减轻盆腔充血。避免倒立、强力后弯等使骨盆高于心脏的体式,练习时间控制在20-40分钟,出现头晕应立即停止。
每天6000步左右的平地散步最为安全,可分2-3次完成。散步时穿宽松衣物和运动鞋,速度以能正常交谈为宜。室外散步需注意保暖,突然量多时应减少步频。
经期后期可尝试水中漫步或轻柔游泳,水温需保持在28℃以上。水的浮力能减轻关节压力,水压则有助于抑制经血过量渗出。需使用卫生棉条并控制运动时间在20分钟以内。
经期运动需根据个人体质调整,贫血或痛经严重者建议休息。运动前后补充温红糖水或红枣,避免冷饮刺激。穿着透气棉质内衣并及时更换卫生用品,运动后清洁外阴并保持干燥。若出现剧烈腹痛、头晕或经血异常增多,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检查。日常可记录月经周期与运动反应,逐步建立适合自身的经期运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