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男子被罕见吃脑虫入侵十几天后病逝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吃脑虫”,听着就让人不寒而栗,那究竟是什么东西有这么大的杀伤力让人在短短十几天就离开这个世界。
很多人都听过血吸虫会吸附到人身上吸食人血,可你听过“吃脑虫”吗?这种虫会侵入人的大脑,感染之后死亡率极高,听起来是不是很可怕呢?杨女士的丈夫何先生在染上这种病之后,离开了他深爱的家人……
今年8月14号杨女士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在深圳的一处景区玩水,当时玩得还挺开心,可是从19号何先生开始出现头痛咳嗽等症状,当时以为是感冒了,就吃了感冒药,之后杨女士跟丈夫到浙江旅游,在杭州期间,何先生感冒症状加重,就到杭州当地医院进行治疗,21号开始病情加重,转入神经内科,医生怀疑是化脓性脑膜炎,并且对何先生的脑脊液进行化验,但是这期间何先生逐步发展为脑疝和瞳孔放大,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
眼看治疗无望,8月30号杨女士把丈夫转院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但是遗憾的是,9月3号何先生最终不治身亡,伤心的杨女士认为丈夫的死跟之前去游玩的那个景点有关。但是何先生当时是跟两个孩子一起玩的水,为什么只有何先生发病,两个孩子却没事呢?
那么到底这个阿米巴原虫,到底是什么呢?主要存在于哪里?通过哪种途径传播呢?
记者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了解到,何先生感染到的是自由生活阿米巴,阿米巴原虫生活于水、泥土或腐败有机物中,滋养体以细菌为主,人在江河湖塘中游泳或用被感染的水洗鼻子时,含纳格里阿米巴进入鼻腔,增殖后穿过鼻粘膜和筛状板,沿嗅神经上行入脑,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
阿米巴脑膜脑炎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开始有头痛、发热、呕吐等症状,迅速转入瘫痪、昏迷,最快可在一周内死亡。这种病在中国仅报告有几例,所有病例无一例存活。虽然这种病比较可怕,但还是可以预防的,主要是市民要注意卫生,避免到污染的池塘或游泳池游泳。
预防:加强水源检查,进行水体消毒,避免接触疫水(30℃以上疫水更要注意)可以防止感染。此外加强锻炼,注意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也很重要。
寄生虫繁殖力和生存力强,引起的疾病也多种多样,夏季人们饮食容易不注意,最容易把寄生虫“吃”到体内,而到了秋季,体内的幼虫长为成虫,各种症状也显现出来,生活中可要留心点。
那除了这个吃脑虫以为,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细菌虫类呢?
钩虫
钩虫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钩虫蚴虫常在泥土或水田中,当人光着脚或赤身坐在地上时,其蚴虫钻进皮肤才能使之感染。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严重,由于钩虫的寄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症状。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据估计,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达9亿左右。在我国,钩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
预防:加强个人防护和防止感染,耕作时提倡穿鞋下地,手、足皮肤涂沫1.5%左旋咪唑硼酸酒精液或15%噻苯咪唑软膏,对预防感染有一定作用。应尽量争取使用机械劳动代替手工操作,以减少感染机会。
疥虫
通常被叫做人疥虫,这种寄生虫通过身体接触传播。雌疥虫在人的皮肤上产卵,引起皮肤反应和发炎。当雌疥虫把卵埋在皮肤下人的反应会加剧,如刺痒,这就是疥疮。疥疮大多为流行性的案例,少数为偶发性的感染,较常发生在较为拥挤的环境,如∶学校、精神医疗机构、安养院等免疫不全的患者,或部分饲养宠物的饲主身上。冬天较夏天有较多的疥疮案例发生,主要因为冬天人们彼此有较多较频繁的接触。疥虫的传播和感染,与卫生状况有关,经由与患者亲密接触或性行为而感染疥虫。湿度高及低温之环境,有助于疥虫之存活。
预防:注意个人卫生,对被污染的衣服、被褥、床单等要用开水烫洗灭虫,如不能烫洗者,一定要放置于阳光下曝晒1周以上再用。
蛔虫
蛔虫是寄生于人类内脏最多的寄生线虫,可长到15到35厘米长。蛔虫通过摄食传播,吃东西前没洗手或者没洗干净生吃的蔬菜瓜果都有可能沾有虫卵。蛔虫卵孵化后很快刺穿人的内脏壁,进入血液。通过血流进入肺部,然后被咳出和吞咽,再次回到内脏。蛔虫的分布呈世界性,尤其在温暖、潮湿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蛔虫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我国多数地区农村人群的感染率仍高达60%~90%。幼虫期致病:可出现发热、咳嗽、哮喘、血痰以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临床症象。成虫期致病:a.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以及间歇性脐周疼痛等表现。b.可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及结膜炎等症状。c.突发性右上腹绞痛,并向右肩、背部及下腹部放射。疼痛呈间歇性加剧,伴有恶心、呕吐等。
预防: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不饮生水,防止食入蛔虫卵,减少感染机会。 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在使用水粪做肥料的地区,可采用五格三池贮粪法,使粪便中虫卵大部分沉降在池底。
血吸虫
这些小虫子寄生在宿主的血液中,它会让宿主患上血吸虫病。它们生活在水中,当人们接触到受污染的水后,血吸虫就会刺破他们的皮肤。这种寄生虫会引起发炎(肿胀),损害器官,尤其是肝脏。成虫能寄生在人类宿主身上数十年,可能数年不显示任何症状。它们随排便离开寄主,在蜗牛寄主中度过它们的余生。
预防:不在有钉螺分布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因生产生活不可避免接触疫水者,可在接触疫水前涂抹防护油膏,预防血吸虫感染。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早期治疗。
绦虫
绦虫通过污染食品传播,通过头部的“钩子”附着在寄主的内脏。绦虫3、4个月就可成熟。它能寄生于人体长达25年。绦虫卵可通过粪便排出,能存活于植物中,然后被牛、猪吃下,或者传给人类。因为绦虫节片能自动脱离虫体,所以患儿常有节片随大便排出,有时单个节片能从肛门爬出来,患儿可有直肠内绦虫蠕动的感觉。上中腹部疼痛是常见症状,有时疼痛很剧烈,但进食以后,疼痛多数能缓解。还有少数患儿恶心、腹泻、便秘。病初起食欲亢进,病久食欲不振,出现消瘦、无力、头昏等症状。
预防:改变生吃猪、牛肉习惯,所用菜刀、菜板生熟分开。因绦虫病患者是唯一的传染病源,所以控制本病,首要任务是治疗病人。
蛲虫
蛲虫是常见的人类寄生虫,可引起蛲虫病。成雌虫可长到8毫米到13毫米。它们在寄主的内脏安家落户,主要在盲肠、结肠及回肠下段,重度感染时甚至可达胃和食道,附着在肠粘膜上。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重度感染可引起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雌虫偶尔穿入肠壁深层寄生,造成出血、溃疡,甚至小脓肿,易误诊为肠壁脓肿。雌虫在肛管、肛周、会阴处移行、产卵,剌激局部皮肤,引起肛门瘙痒,皮肤搔破可继发炎症。患者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失眠、食欲减退、夜间磨牙、消瘦。婴幼儿患者常表现为夜间反复哭吵,睡不安宁。长期反复感染,会影响儿童身心健康。蛲虫虽不是组织内寄生虫,但有异位寄生现象,除侵入肠壁组织外,也可侵入生殖器官,引起阴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若虫体进入腹腔,可导致蛲虫性腹膜炎和肉芽肿,常被误诊为肿瘤和结核病等。
预防:教育儿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不吸吮手指,勤剪指甲。在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应搞好环境卫生及衣被、玩具、食具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