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后适合艾灸,推荐关元穴、足三里、肾俞穴、神阙穴、大椎穴等穴位。艾灸可温阳驱寒、增强免疫力,尤其适合冬季养生。
位于脐下三寸,是补益元气的重要穴位。立冬艾灸关元穴能改善阳虚怕冷、腰膝酸软,对男性肾气不足和女性宫寒均有调理作用。建议用温和灸法,每次15-20分钟。
膝盖外侧凹陷下三寸,属足阳明胃经。艾灸此穴可健脾和胃、增强消化功能,缓解冬季食欲不振。配合关元穴使用能提升整体抗寒能力,适合体质虚弱者。
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左右各一。冬季艾灸肾俞穴可温补肾阳,改善夜尿频多、耳鸣腰酸等肾虚症状。阴虚火旺者需谨慎使用。
即肚脐中央,为先天精气汇聚之处。隔姜灸神阙能调理脾胃虚寒,缓解腹痛腹泻。注意避免烫伤,皮肤敏感者可用艾条悬灸代替。
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艾灸此穴可驱散风寒,预防感冒。特别适合长期伏案工作、肩颈僵硬的人群,能改善头部供血不足。
立冬后艾灸需注意室内保暖,施灸前后2小时避免进食生冷。阳虚体质者可每周灸2-3次,每次选2-3个穴位交替进行。艾灸后喝温红枣姜茶有助于增强效果,糖尿病患者、孕妇及皮肤破损者应咨询中医师。冬季艾灸时间宜选上午阳气升发时,配合早睡早起、适度运动更能达到养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