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频道 > 男性健康 > 男性护理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发布时间:2018-12-08 16:10:02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proliferativeGlomerulonephritis,MPGN)是肾病综合征相对少见的病理类型,也称为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典型的病理表现即光镜下系膜中-重度增生,增生的系膜细胞和基质向内皮细胞下插入,形成新的基质成分,与基底膜并行排列,称作「双轨征」,导致毛细血管腔狭窄。

既往将该病理类型分为I、II、III型,但后来发现II型膜增生性肾炎,其实是由于补体C3的代谢异常引起的致密物沉积病(DDD),而I、III型分型仍然保留至今,新近出现的C3肾小球病的病理表现也同样会出现膜增生性肾炎改变,所以目前对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形态学的诊断,更需要结合病史和实验室检查,追溯到病因高度。

这里,按I型、III型、C3肾小球病(DDD、C3肾小球肾炎)为大家一一描述。首先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I、III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I、III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特点

1.光镜:肾小球系膜中-重度增生,向内皮细胞下插入,形成「双轨征」或伴随脏层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钉突样或基底膜弥漫增厚),毛细血管内常伴随炎症细胞浸润,外观常呈「分叶状」;

2.免疫荧光:IgG伴或不伴C3在系膜区和或毛细血管壁沉积,常呈现「花瓣状」改变;

3.电镜:肾小球系膜区、内皮细胞下,伴或不伴脏层上皮细胞下出现大量电子致密物沉积。

鉴别诊断

1.继发性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如IgA肾病、SLE、丙肝、乙肝、单克隆球蛋白沉积肾损伤、淋巴瘤、冷球蛋白血症肾损伤等,需通过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共同鉴别;

2.C3肾小球病:一般可通过免疫荧光,是否仅仅表现为高强度的C3沉积,以及电镜(DDD:肾小球基底膜内条带样电子致密物沉积),并结合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补体相关调节因子检测)等鉴别;

3.TMA:光镜常会表现为节段性或弥漫性的双轨征形成,但其实质是内皮细胞的损伤,常有内皮细胞下间隙明显增宽表现,且免疫荧光多为阴性,一般可通过免疫荧光、电镜,以及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鉴别。

4.后期如系膜基质重度增多,系膜区形成「结节状」改变,需要与结节性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淀粉样变、单克隆球蛋白沉积肾损害、纤维样肾小球病等鉴别,条件允许,最好能做电镜检查,逐一排除,必要时还需结合特殊染色,如刚果红染色,以及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排除。

健康问答

  • 最新推荐
  • 精选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