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频道 > 男性健康 > 男科疾病

自然候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体

发布时间:2018-12-10 17:22:15

中医学认为,人类生活于自然环境中,自然候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体。为了不致于在这复杂多变的气候中发生疾病,机体必然要采取相应的方法来适应之,注意衣食、住、行等等。

(1)因时调摄精神

调摄精神情志,除前面所述基本要求外,还要根据四时变化来调节。即春宜柔,夏宜凉,秋宜润,冬宜温。当然,仅凭精神的调摄来制热、制燥、制冷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综合其他方法调养,方可达到养身目的。

(2)因时选择衣服

春天,气候刚刚转暖,不要急忙把棉衣脱掉,以免遇上刮风而着凉感冒;夏天,气候炎热,衣着宜少,宜凉爽舒适;长夏时期,天气闷热,阴雨连绵,空气潮湿,衣物容易返潮,穿返潮的衣服则易发生感冒或诱发关节疾患,故应防之;初秋来临,气候刚刚变凉,也不要一下穿得太多,以免因气温回升又得脱掉,一穿一脱,反易受凉感冒;深秋时节,气候转寒,又应及时增加衣服,年老体弱者尤应注意;寒冬季节,呼吸更为重要,皮靴、手套、口罩等应随时加上。

(3)因时起居活动

每至春天,早些起床,在庭院里散散步,吸取新鲜空气;或开展户外活动,如打太极拳或跑步等。夏季夜短,且睡得较晚,故早上不宜起得过早,有条件者仍可坚持开展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健身操等。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汗出较多,耗伤阴津。游泳是夏天常用的健身方法,它不仅可提高身体素质,还可锻炼人的意志。秋冬季节,晚间较长,故均应做到早睡早起,起床后尽量坚持户外活动,如长跑、练功等,运动量可大一些。既可锻炼身体,又能抵御寒邪。同时,冬季还应注意耐寒锻炼,如坚持冷水洗澡等,均有益于健康。

(4)因时调配饮食

四时气候的不同,饮食亦应有所区别,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提出:春夏气温,饮食应略偏于凉,秋季燥,饮食宜偏于滋润,冬气冷,则多食温热之品。

健康问答

  • 最新推荐
  • 精选阅读